靛藍性質、用途與生產工藝
靛藍,是一種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還原染料。戰國時期荀況的千古名句“青,出于藍而勝于藍”就源于當時的染藍技術。這里的“青”是指青色,“藍”則指制取靛藍的藍草。在秦漢以前,靛藍的應用已經相當普遍了。

暗藍色粉末,不溶于水。
各種織物染色,為藍色著色劑,靛藍色澤濃艷,牢度又非常好,幾千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,食用合成色素,適用于與其他色素配合使用。
添加劑中文名稱
允許使用該種添加劑的食品中文名稱
添加劑功能
最大允許使用量(g/kg)
最大允許殘留量(g/kg)
靛藍及其鋁色淀
油炸小食品
著色劑
0.05(以靛藍計)
靛藍及其鋁色淀
風味飲料(包括果味飲料、乳味、茶味及其他味飲料)(僅限果味飲料)
著色劑
0.1(以靛藍計)
靛藍及其鋁色淀
果蔬汁(肉)飲料
著色劑
0.1(以靛藍計)
靛藍及其鋁色淀
焙烤食品餡料(僅限餅干夾心)
著色劑
0.1(以靛藍計)
靛藍及其鋁色淀
可可制品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(包括類巧克力和代巧克力)以及糖果(05.01.01可可制品除外)
著色劑
0.1(以靛藍計)
靛藍及其鋁色淀
鹽漬的蔬菜
著色劑
0.01(以靛藍計)
化學性質
藍色粉末,無臭,微溶于水、乙醇、甘油和丙二醇,不溶于油脂。25℃時溶解度為1.6%(水)、 0.5%(25%乙醇)、0.6%(25%丙二醇),0.05%的水溶液呈深藍色。耐光性。耐熱性、耐酸性、耐堿性、耐鹽性、耐氧化性、耐細菌性都差,還原時褪色,但染著力好。最大吸收波長(610±2)nm。大白鼠經口LD
50 2g/kg,小白鼠經口LD
50 2.5g/kg,ADI 0-5mg/kg(FAO/WHO,1994)。
靛藍鋁色淀為帶紫的藍色細粉末,無臭。不溶于水和有機溶劑。耐光、耐熱性比靛藍好。
用途
用作食品著色劑,我國規定可用于紅綠絲中,最大使用量為0.02g/kg;在果汁(味)飲料類、碳酸飲料、配制酒、糖果、糕點上彩裝、染色櫻桃罐頭(系裝飾用)、青梅中,最大使用量為0.10g/kg;在浸漬小菜中最大使用量0.01g/kg。
用途
主要用于棉紗、棉布、羊毛或絲綢的染色
用途
還原靛藍主要用于染棉紗、棉布,是染藍色牛仔布的主要染料。也用于羊毛、絲綢染色以及作為食用色素和有機顏料。
用途
食用藍色素。
用途
主要用于染棉紗、棉布、羊毛或絲綢。純品用于制食品染料,或加工成有機顏料。
用途
用于生化藥劑和指示劑。
生產方法
由蓼藍(Polygonum tinctorium)的葉制取的一種食用天然藍色素。將靛葉堆積,經常澆水,使其發酵2~3個月,成為黑色土塊狀。用臼搗實后稱為球靛,含靛藍色素2%~10%。球靛中拌入木灰、石灰及麩皮,再加水拌和,加熱至30~40℃,暴露在空氣中,成為藍色不溶性靛藍。
生產方法
以苯基甘氨酸為原料,經堿熔得吲哚酚,然后用空氣氧化即得產物。苯基甘氨酸的合成方法有多種,我國基本上采用苯胺與氯乙酸縮合方法,為了苯基甘氨酸精制方便,先制得其不溶性鐵鹽除去雜質后,再轉變成可溶性鈉鹽,進入堿熔工序。。
生產方法
(1)靛藍制備。食用靛藍實際上是靛藍二磺酸二鈉,由靛藍用濃硫酸磺化,磺化結束后用水稀釋,再用純堿中和,最后加入氯化鈉鹽析,經過濾、水洗、干燥得成品。
(2)靛藍鋁色淀制備。由氯化鋁、硫酸鋁等鋁鹽與碳酸鈉等堿類制取氫氧化鋁,然后添加于檸靛藍水溶液,沉淀而得產品。
類別
有毒物品
毒性分級
中毒
急性毒性
口服-小鼠 LD50: >32000 毫克/公斤; 腹腔-小鼠 LD50: 2200 毫克/公斤
可燃性危險特性
可燃; 燃燒產生有毒氮氧化物煙霧
儲運特性
通風低溫干燥
滅火劑
干粉,泡沫,沙土,二氧化碳, 霧狀水
靛藍
上下游產品信息
上游原料
下游產品